在“兩票制”影響下,醫藥流通模式結束了多級分銷的業務模式,流通環節扁平化的同時,帶來了流通業務的整合,在此背景下探討新的物流模式可以拓寬業務空間、節省物流成本、提高服務水平。本文從“兩票制”出發,探索醫藥行業電子商務模式下的電子商務物流,并通過“蜂巢系統”在電商行業的應用,延伸到醫藥行業,探索醫藥電子商務的可行性。
電商模式不斷在各行各業開展,醫藥批發物流仍然故步自封。在阿里藥店等互聯網電商醫藥的崛起下,醫藥批發物流只有在保持線下流通的同時,積極開展線上零售,才能在當前互聯網時代保持自己的競爭力,借“兩票制”東風轉變業務模式是現在醫藥物流應該積極探索的道路。
一、醫藥流通市場現狀
1.醫藥流通市場規模
連續幾年,我國醫藥行業保持快速增長。2011~2016年,我國醫藥商品銷售規模穩步擴大,年增長率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
2016年,我國醫藥商品銷售總額18393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10.4%,增速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據中國行業研究院預測,我國醫藥市場將在兩年后達到1200億美元,從而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大醫藥市場。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中國現在約有1.3萬家醫藥批發企業,較2011年減少了0.3萬家,但是相較于美國這個數量還是非常龐大的,美國只有200多家,并且前4家企業的銷售額就占到全美醫藥批發商銷售總額的85%。而反觀我國,前3家批發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整個藥品流通市場的35.8%,而前100家藥品批發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卻僅僅有70.9%,還沒有趕得上美國前4家醫藥企業的市場占有率。
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醫藥物流行業雖然也存在幾家行業巨頭,但是整體來看,目前仍然是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集約度低。
2.原有流通模式存在的問題
龐大的醫藥批發企業規模使我國形成多級分銷的醫藥流通模式
在此影響下醫藥的流通環節多達6~7個環節,而美國等發達國家醫藥流通只有2~3個環節。我國流通成本高直接導致了藥價的提高。另外,中國醫藥行業存在多級分銷的模式,導致產生很多不必要的流通環節。
3.多級分銷帶來的問題
(1)流通成本過高
過多的流通環節導致了醫藥流通成本過高。中國醫藥批發的收益率平均為10.43%,費用率平均接近9.48%,純利潤率則不到0.6%;我國批發企業的利潤率已經由1.3%降到0.59%;而美國的批發企業可以達到2%左右。并且我國醫藥行業平均物流成本占比,相較于美國高出7%個多的百分點,高達10%左右。
(2)供應鏈企業間信息不對稱
醫藥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過多,導致上游企業與下游企業間存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由此產生的代價是高昂的。信息溝通不暢導致市場需求的不確定風險將由各醫藥流通企業獨自承擔,其就算保持較高的安全庫存量,事實上也難以提高醫藥配送的及時性。
(3)“牛鞭效應”帶來庫存積壓
醫藥流通各環節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導致了“牛鞭效應”,藥品市場需求的微小變動通過藥品流通各環節的逐級放大,致使藥品流通企業庫存積壓。
為解決以上問題,國家從根源出發,2016年開始實行藥品信息可追溯機制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求從出產到流通和從流通到醫療機構各開一次發票的“兩票制”政策,緊縮傳統醫藥供應鏈的中間環節。“兩票制”對醫藥分銷調撥模式的影響圖
青島市高新區錦業路21號
地址:
上海市閔行區虹梅南路379弄力波商務中心23號樓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吳中東路158號利通大廈20樓2005室
廣州市天河區燕嶺路89號燕僑大廈2112室
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吉華路489號樂薈科創中心12棟13層B1房
成都市成華區昭覺寺80號臺州商人大廈2103室
業務熱線:021-61280216
COPYRIGHT ?2018 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魯ICP備18025465號-1 技術支持:海誠互聯